1. :18964530232

资讯中心

news

4.6 v高电压licoo2电池!-yabo亚博88

2022-11-18 来源:锂电前沿

【研究背景】

作为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正极材料之一,licoo2(lco)具有高堆积密度,在3c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占据主导地位。然而,目前大多数lco所表现出的容量约为140 mah/g,这意味着lco中只能有一半li 进行脱嵌。而高的截止电压可以有效增大材料的容量,但也容易产生容量急剧衰减等问题。近几十年来,已经报道了一些改进策略,来提高licoo2在高压下的循环稳定性。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,然而,要提高licoo2在4.6v高压下的长期循环稳定性,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此外,高压下licoo2的电荷补偿,以及容量衰减机制到现在仍不清楚。

【成果介绍】

中国科学院大学刘向峰教授课题组阐明了表面氧的逸出li绝缘体co3o4的形成,是高电压(4.6 v)下licoo2发生容量衰减的主要原因。随后,作者进一步提出通过mgf2掺杂来修饰co3d和o2p能带中心,同时扩大co3d和o2p的带隙,以抑制表面氧的逸出,从而提高licoo2在4.6 v下的稳定性。mgf2掺杂不仅增强了co-o键的离子性和co的氧化还原活性,还提高了阳离子迁移的可逆性。此外,由于表面氧的逸出受抑制,导致li绝缘体—co3o4的形成受阻,从而保持了表面结构的完整性。mg作为一个“支柱”,为快速的li 脱嵌,提供了一个稳定和较大的通道。经优化后的licoo2几乎显示“零应变”,并在4.6 v下,实现了创纪录的容量保持率:在1 c下循环100次后,容量保持率为92%,在5 c下循环1000次后,容量保持率为86.4%。相关工作以”tailoring co3d and o2p band centers to inhibit oxygen escape for stable 4.6v licoo2 cathodes”为题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。

【图文介绍】

bf711322a12ef28610282f1ea0a65fcb.jpg

图1 (a-c)xrd谱图及其精修谱、中子衍射精修谱;(d)比较了s(mo2)的厚度,以及层间间距;(e)晶体结构示意图;(f)拉曼光谱;(g-j)dos分布,以及co3d和o2p之间的带隙;(k)计算了mgf2掺杂对氧元素的电子分布,以及co-o键长的影响。

首先,采用xrd图谱分析bare-lco、lm0.01cof0.02、lm0.01co、lcof0.02、lm0.02cof0.04和lm0.03cof0.06样品的层状晶体结构,如图1a所示,bare-lco样品具有类似层状α-nafeo2的晶体结构,空间群为r3m。经掺杂后,lm0.01cof0.02样品仍然保持层状结构,没有出现杂质峰。图1b、c为lm0.01cof0.02样品的xrd精修谱、中子衍射精修图,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出的晶胞参数相接近。

图1d显示,与bare-lco(2.54674 å)相比,掺杂后的lm0.01cof0.02中mo2层的厚度减小至2.50301 å,表明层状结构稳定性得到增强。此外,影响li 迁移的因素很多,其中层间间距是最重要的因素。如图1(d)所示,在lm0.01cof0.02中,li(lio2)的层间间距比在bare-lco中更大,说明mg离子成功地进入了li位点,为li 的快速脱嵌提供了一个稳定且增大的通道。

因此,基于前面的分析结果,得出的lm0.01cof0.02的晶体结构示意图,如图1e所示。其中,mg在li位点提供了锂离子迁移的“支柱”,可以显著提高结构稳定性。此外,由于f-的电负性比o2-强,用f取代o有利于提高o离子的稳定性。由于co-f离子键的增加,co的反3d轨道更加稳定,促进了co的氧化还原活性,同时降低co3d和o2p轨道的杂化,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稳定性。

图1f的拉曼光谱显示,在约485和595 cm-1处观察到两种典型的振动,原因是licoo2中o-co-o弯曲(eg)和co-o拉伸(a1g),进一步证实了lm0.01cof0.02具有空间群为r3m的层状结构。谱峰的偏移可能与mg取代后形成的li空位有关。

采用dft计算来揭示mgf2掺杂后licoo2的带隙变化,如图1g-j所示。与bare-lco样品相比,lm0.01cof0.02正极材料的带隙从2.3 ev降低到1.9 ev,这不仅提高了电导率,还促进了电荷转移的动力学。过渡金属与氧能带中心之间的带隙大小,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tm-o键的共价性/离子性。此外,在图1h、j中,mgf2掺杂增加了o2p和co3d能带中心之间的带隙(从0.3911 ev到0.539 ev),导致o的氧化还原活性降低,co-o键的离子性增强。

此外,mgf2掺杂不仅影响带隙的变化,而且对氧离子的电子云也有一定的影响。最直观的变化是co-o键的键长(图1k)。根据计算结果,与bare-lco(1.9451 å)相比,lm0.01cof0.02中co-o键的长度延长至1.9576 å,这与co3d和o2p能带中心之间的带隙增大相一致。

b09de6720214e89d5fa7fec1a504ce0f.jpg

图2 (a,b)cv曲线;(c)倍率性能测试;(d)1 c下进行长时间循环时的放电容量衰减以及库仑效率;(e)1 c下进行长时间循环时的电压衰减;(f)在5 c下进行长时间循环时的放电容量衰减以及库仑效率。

首先,采用cv测试研究了bare-lco、lm0.01cof0.02的电化学性能、动力学以及相变过程,如图2a、b所示。位于4.4 v和3.8 v附近的峰分别对应m2/h3和h2/h1的相变。有序/无序相变的特征峰出现在4.0和4.1 v附近。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,bare-lco样品的峰值电流逐渐减弱,极化现象明显增加,说明在li的脱嵌过程中,m2/h3和h2/h1的相变是不可逆的,这是由于更多的o发生了不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并释放出o2气体。相比之下,lm0.01cof0.02显示出co氧化还原的峰值电流逐渐增加、极化较弱,结果表明活化后co的氧化还原活性进一步增强,证实了lm0.01cof0.02在高电压下结构的可逆性与稳定性。

图2c显示了bare-lco、lm0.01cof0.02、lm0.01co和lcof0.02正极材料在3.0 v~4.6 v范围内的倍率性能。其中,lm0.01cof0.02在0.1 c、0.2 c、0.5 c、1 c、2 c和5 c下的放电容量分别为222、218、208、198、174和140 mah/g,电流密度恢复至0.1 c时容量恢复到218 mah/g,容量保持率为97.9%。而bare-lco样品在0.1 c、0.2 c、0.5 c、1 c、2 c和5 c时的放电容量分别为223、195、164、138、106和0.8 mah/g,后恢复至0.1 c时容量仅恢复到199 mah/g,容量保持率为89.2%。倍率性能的提高得益于主体结构中mg在li位点提供了li离子迁移的“支柱”作用,使得li(lio2)的层间间距增大,有利于li的快速迁移。而f的电负性比o强,可以抑制o的氧化还原,从而显著提高结构稳定性。在1 c下,licoo2正极材料在半电池中的电化学循环性能如图2d、e所示。与bare-lco样品相比,lm0.01cof0.02样品在1 c下循环1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显著提高到92%。

在这,作者首次提出了高压下licoo2的电压衰减问题,特别是在4.6v电压下。一般认为,电压衰减主要是由于渐进的结构重排,包括不可逆的过渡金属迁移。对于co,氧化还原过程中会涉及不同的轨道,co2 /co3 氧化还原电对涉及自旋向上eg轨道中电子的损耗(氧化)或富集(还原)。然而,co3 /co4 氧化还原电对涉及自旋向下t2g轨道中电子的损耗(氧化)或富集(还原)。此外,减小极化将导致中点电压在循环过程中保持在原来的水平。因此,co的迁移和还原以及表面co3o4的生成是电压衰减的主要原因。相比之下,lm0.01cof0.02的电压衰减被显著抑制,在1 c下循环100次后,中点电压的保持率达到99.2%,这与mgf2掺杂后不可逆的氧逸出被抑制相对应。相比之下,bare-lco样品发生快速的电压衰减,这与其结构变化、co通过晶格的氧空位发生迁移有关,进一步说明了mgf2掺杂后调控了co3d和o2p能带中心,可以抑制高压licoo2正极材料的电压衰减。进一步在5 c下进行长时间循环,如图2f所示,bare-lco正极材料在大约循环200次后容量几乎为0,但lm0.01cof0.02样品在循环1000次后,容量保持率高达86.4%,说明可以在保持层状结构稳定性的同时,实现li 在主体结构的快速脱嵌。

1bde33cd8d1970af90085cdbbce7edd3.jpg

图3 (a,d)基于rixs的o的k边光谱;(b,c,e,f)基于原位微分电化学质谱,来监测样品在不同循环圈数下的o2释放量。

通过基于rixs的o的k边光谱,研究了bare-lco和lm0.01cof0.02样品中不同充电状态下的氧化o状态,如图3a和d所示。bare-lco和lm0.01cof0.02样品在原始形态和放电状态下表现出相似的特征。而在充电状态下,经过两次循环后,lm0.01cof0.02样品的o的氧化还原活性(o2→o2n-)基本保持不变,而bare-lco样品的o的氧化还原活性明显提高。这说明lm0.01cof0.02样品中表面o不涉及化学反应,稳定性较高。

此外,作者还通过原位微分电化学质谱(dems),对bare-lco和lm0.01cof0.02样品的初始和第二次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o2气体量进行了测量,如图3b、c、e、f所示。结果表明,与bare-lco样品相比,lm0.01cof0.02电极材料中o2释放受到了很好的抑制,这与前面描述o的氧化还原活性受抑制是一致的。结合rixs数据,可以更好地揭示o的氧化还原可逆性得到增强。特别是在第二圈循环中,lm0.01cof0.02正极材料中o2的释放量显著降低,而bare-lco中o2的释放量仍然很高。

8f59f66813a3ac757435511506866b48.jpg

图4 (a,b)原位xrd测试;(c,d)第一次充放电过程中的非原位xrd谱图;(e,f)a轴、c轴晶格参数的变化;(g,h)第一次充放电过程中的非原位拉曼光谱测试。

为了进一步阐明和理解mgf2掺杂对电化学性能的结构影响,对bare-lco和lm0.01cof0.02样品进行了原位xrd和非原位xrd测试。如图4a-d所示,这两个样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演化有很大的不同。与lm0.01cof0.02样品相比,在充放电过程中,bare-lco样品表面产生了更多的尖晶石co3o4,尤其是在4.6 v时,这与4.6 v充电后o1s峰的xps谱变化相一致。根据图4e、f,bare-lco样品的晶体参数变化波动较大,而lm0.01cof0.02样品的晶体参数变化很小,特别是当充电电压为4.6v时。这一结果说明lm0.01cof0.02样品中o3六方相向o1-o3杂化六方相的有害相变被抑制,结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。

进一步,通过非原位拉曼光谱测试,对表面形成尖晶石co3o4进行分析,如图4g、h所示。bare-lco和lm0.01cof0.02样品在第一个充放电循环过程中co3o4的形成都是可逆的,说明该li 脱嵌过程中阳离子迁移的可逆性。然而,与两个样品的原始状态相比,拉曼峰在不同的方向上移动。bare-lco正极材料在d3.0v时两个拉曼特征峰向左移动。这表明bare-lco中li空位的形成,与o2的释放和co发生迁移有关,将进一步导致晶石相co3o4的形成、以及阻碍li的迁移。相比之下,lm0.01cof0.02样品中的拉曼峰向右移动,这与其o的氧化还原活性受到抑制和可逆性增强有关。实验结果与dft计算结果相吻合。

d9c2e7037a791d7ea482bdc203a3acb1.jpg

图5 (a-d)不同li含量下lco的pdos图、以及o2p、co3d的dos图;(e-h)不同li含量下lm0.01cof0.02的pdos图、以及o2p、co3d的dos图

为了从理论上揭示电极材料局部电子结构的影响,采用dft来分析不同li含量(荷电状态)下lco的局部结构和o的氧化还原活性,如图5所示。与bare-lco样品相比,mgf2掺杂lco样品的带隙减小,边缘态更靠近费米能级,这表明在高电压下,样品的电导率有所提高,进一步促进了电荷转移。

而o2p和co3d能带中心在不同状态下的变化,分别如图5c、d、g、h所示。与bare-lco样品相比,lm0.01cof0.02样品中有更少的未占据o2p轨道,这有效抑制了o2-的电荷激活,进一步提高了材料表面晶格氧的稳定性,特别是在高压充电时。dft计算分析表明,mgf2共掺杂策略,有效提高了o的氧化还原稳定性,这与rixs和dems实验结果一致。

d7e52136b70d517f5b556f47377392f6.jpg

图6 lco和lm0.01cof0.02在1 c下循环200、500圈后的(a,b)拉曼光谱、(c,d) haadf-stem图像;(e)高电压下licoo2正极材料性能衰减的机理示意图。

为明确mgf2掺杂后电化学性能改善的原因,作者研究了bare-lco和lm0.01cof0.02正极材料在循环200和500次前后的结构转变。根据图6a、b的拉曼光谱,当循环200次时,bare-lco样品的表面无序性增加,对应o-co-o弯曲和co-o伸缩振动的拉曼峰逐渐减弱,并最终消失,同时出现了新的co-o伸缩振动,对应li1-xcoo的形成。当循环次数达到500次时,表面最终形成co3o4,这与图6c的haadf-stem图像观察结果一致。结果表明:对于bare-lco,在充电过程中,过渡金属层中的co离子会占据o空位,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,进一步形成尖晶石co3o4随着晶格氧被氧化,并以o2气体的形式释放出来,在正极材料表面形成li 绝缘体的co3o4,并逐渐形成致密晶格层,这是lco在高电压下容量发生快速衰减的主要原因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经mgf2掺杂,在循环200和500次后,lm0.01cof0.02正极材料仍保持原有的(完整有序的)六方层状结构,这说明mgf2掺杂增强了阳离子迁移的可逆性。在充放电过程中,由于o的氧化还原受抑制,以及li 脱嵌的可逆性,lm0.01cof0.02表面没有形成尖晶石co3o4,从而保证了其在高电压4.6 v下的高容量保持率。此外,根据sem图像观察,在循环充放电后bare lco样品表面出现较多裂纹,而lm0.01cof0.02表面结构保持良好。

【总结与展望】

综上所述,本文揭示了高压licoo2的降解机理,同时提出了通过mgf2掺杂来降低o2p能带中心,拓宽o2p和co3d能带中心之间的带隙,从而抑制高电压下o2释放,提高co的氧化还原可逆性。研究表明,mgf2掺杂可以减少licoo2表面o2的逸出,同时有效地抑制高压下有害的相变,进一步提高了阳离子迁移的可逆性。此外,由于co3o4在表面形成受阻,提高了li 的可逆脱嵌性,进一步降低了晶格应变和应力,防止裂纹产生。所引入的mg可作为“支柱”,且f具有较强电负性,为快速的li 脱嵌提供了一个稳定、低能垒的通道。在这些效应的共同作用下,可以显著提高licoo2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。改性后的licoo2正极材料在4.6v下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,具有巨大的商业应用潜力。

【文献信息】

题目:tailoring co3d and o2p band centers to inhibit oxygen escape for stable 4.6v licoo2 cathodes

doi:10.1002/anie.202112508

 

特别声明:本站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,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,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内容仅供参考。亚博yabo下载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权,请联系yabo亚博88删除。

上海联净官方微信

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

扫描关注

上海联净官方微信

随时了解最新资讯

相关产品

查看全部 >>
网站地图